古代的中國及歐洲各國都有以轆轤等工具垂直運送人和貨物?,F代的
升降機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后的產物。1845年,第一部
液壓升降機誕生,可視之為建筑升降機的雛形。1853年,美國人艾利莎·奧的斯(Elisha Otis)發明
自動安全裝置,大為提高鋼纜曳引升降機的安全。建筑升降機的使用隨著我國建設行業的發展而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最初的升降機是由蒸汽機推動的,因此使用它的建筑工地必須裝有鍋爐房。1880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使用電力的升降機,從此名副其實的建筑升降機正式出現。中國首個在建設行業中使用升降機的城市是上海。1907年,位于公共租界內的六層高的飯店建造首先使用了建筑升降機;臺灣最早的商用升降機則出現于日據時期中的1932年,同年開幕的臺北市菊元百貨、臺南市林百貨均有裝置,時稱流籠(閩南語:Liû-lông),且林百貨已指定為歷史建筑,其升降機仍存。
應用
建筑升降機也稱貨運升降機,一般比
客運升降機大和載重較多,由2000至5000公斤不等,多數都是采用曳引式。貨運升降機內一般沒有很好的裝飾,以避免運貨時被損壞,很多都有人手控制的升降機門開關。有一種非常小的貨運升降機,英文叫啞侍應,專門供多層餐館內用來運送食物、杯盤。這類雜物升降機亦會在多層圖書館內用來運送書本。在建筑工地、倉庫等地方有時會采用齒輪齒條嚙合式升降機(在香港俗稱為“籠”)來運貨及讓工人乘搭。這種升降機沒有升降機井,使用齒軌支持及移動轎箱。

維護保養:
1.各機構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保證靈活可靠。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污物須用汽油或稀料洗掉。
2.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各部分的潤滑以及液壓油均按潤滑表中的要求進行。
3.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須立即換新。鋼絲繩的維護保養應嚴格按GB5144-85規定。
4.經常檢查各部的連接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機體連接螺栓應在機體受壓時檢查松緊度(可采用旋轉臂的方法去造成受壓狀態),所有連接稍軸都須有開口銷,并需張開充分。
5.經常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有無噪音,如發現故障,須及時排除。
6.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構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構減速器的中心線與齒輪中心線平行,其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要適合。